工業機器人與機械臂本質區別:
在于機械手是按照固定的或者預先設定好的程序,實現模仿人工手臂的動作,通過各軌跡運動,在工業領域實現物料的運輸和搬運,并同時可以操持工具完成指定任務。
工業機器人在機械手的固定程序的基礎上,可以通過自身的動力及智能程序完成非特定程序范圍的學習性任務和智能性操作。
南京智取介紹:工業機器人既可以接收人類的指令,還可以按照人類預先編排好程序執行作業,還可以根據人工智能指定的原則行動。
在未來機器人將更多地協助或取代人類的工作,特別是一些重復性的工作,危險的工作等。
工業機器人與機械臂在應用范圍上的區別:機械臂在工業界應用廣泛,其包含的主要技術是驅動和控制,機械臂一般都是串聯結構。 機器人主要分為串聯結構與并聯結構: 并聯機器人多用于需要高剛度、高精度、高速度,無需大空間的場合,具體應用于分揀、搬運、模擬運動、并聯機床、金屬切削加工、機器人關節,航天器接口等; 串聯機器人與并聯機器人在應用上構成互補關系,串聯機器人的工作空間大,可以避免驅動軸之間的耦合效應。但其機構各軸要獨立控制,而且需要編碼器和傳感器來提高運動精準度。
工業機器人與機械臂在定義上的區別:其他國家對機器人的定義歐美國家認為機器人應該是由計算機控制的,通過編程使得機器人成為多功能的自動機械;日本則認為機器人是高級的自動機械,所以機械臂就被包含進機器人的定義了。 歐美國家認為6軸及以上的機械臂可以稱之為機器人,5軸及以下的只能叫機械臂;日本則把3軸機械臂定義為機器人。 現在國際上對機器人的概念已基本趨于一致,都認為機器人是靠自身動力和控制能力實現各種功能的一種自動化機械。